自6月中国开始为期3个月的打击传销执法专项行动展开以来,相信没有人怀疑政府对打传规直的决心。在历年来参与部门最多、规模最大的此次行动中,稍露苗头的企业、个人或被约谈,或被处罚,自我督查甚至成为部分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一。
对于台湾、东南亚、甚至远至美国的直销企业来说,中国大陆严格的直销准入机制并不陌生,从雅芳、安利来华的发展历程便可窥见。时至今日,直销牌照在中国大陆呈加速发放之势,诸如大溪地诺丽这样的外企新势力纷纷来华,试图在中国这个巨大的直销市场中分一杯羹。 且不说目前向中国商务部递交直销牌照申请的企业排起了长龙,每年的新兴直销企业更是成批涌现,在传统销售渠道出现疲软的态势下,直销这一模式无疑吹起了振奋人心的凉风。 不过,这些企业资质不一,不乏有浑水摸鱼者搅起传销的沉渣,自然逃脱不了被监管部门严厉查处的结局。而通过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,还有一道最大的门槛要迈,这就是:《直销管理条例》法规要求,直销企业的注册资本必须在8000万元以上,而且还要缴纳2000万元保证金。 面对“鲤鱼跳龙门”式直销准入制度,中小直销企业一般采用寻找合作伙伴,或吸收外资,或横向联合,以加大自己的注册资本和准备必要的保证金达成。这个门槛有效遏制了投机主义者进入直销行业,是净化直销环境的重要步骤。 入门严格,监管严格,中国直销监管风格鲜明,不仅规范外资直企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行为,而且给内资直企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。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下,商务部、国家工商总局鼓励内资直企壮大规模,突破区域限制。 现在,但凡有人试水直销,都是一种实力和勇气的体现。这不仅意味着要有足够到位的硬件建设,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情商素养。在直销企业的职业经理人,不仅要具备足够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,而且要有充足的人生哲学修为,方能成就一番直销大事业。 直销法律法规对于提升直销企业的实力有多大的效用,目前没有公式加以计算。但不容置疑的是,伴随监管部门实行严进严管的执法策略,规范直销的力度短期内不会松懈。这可能会使一些平台企业退出,同时给后继者以经验的启迪。受此影响,内资直企可以更谨慎地寻求资源合作,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创新,大胆诠释自身的价值和魅力。 责任编辑:风笛 |
温馨提示: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
联系邮箱:1372041816@qq.com
|手机版|NCB直销财经在线.
( 粤ICP备15054141号-1 )
GMT+8, 2019-2-19 03:03 , Processed in 0.178697 second(s), 31 queries .
Copyright 2011 NEW CHINESE BUSINESSMAN All Rights Reserved.
广州市晨讯邦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